研路漫漫,终见曙光
——2025届风景园林专业本科毕业生刘素美
当又一个考研季落下帷幕,图书馆里堆积如山的参考书被清空,自习室墙上那些"一战成硕"的励志标语被撕下,新一批怀揣梦想的学子又将踏上这条布满荆棘的道路。作为过来人,我不愿重复那些被过度包装的"逆袭神话",更希望褪去考研的神圣外衣,还原它作为一段普通学习历程的本质面貌。最终被北华大学风景园林专业录取。
一、坚持就是胜利
考研首先是一场与自我的持久对话。那些凌晨五点的闹钟、深夜台灯下的剪影,不过是表象。真正的挑战在于日复一日面对书本时,能否保持清醒的自我认知。我见过太多同学沉迷于"表演式学习",用计时软件上的数字和朋友圈打卡来麻痹自己。实际上,有效的学习时间与桌面上的咖啡杯数量从不成正比。学会识别自己的"高效时段",在状态最佳时攻克难点,在疲惫时进行知识梳理,这种自我调节的能力比任何"头悬梁锥刺股"的悲情叙事都更为珍贵。
二、核心要点:注重方法论的革新
方法论的革新往往被考生忽视。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最大的陷阱不是资料匮乏,而是资料过载。我曾花费两周时间比较各路名师讲义,却发现这种"资料收集癖"只是拖延症的变体。最终让我突破瓶颈的,是选定一套核心教材后进行的"封闭式训练"—每天强迫自己脱离网络,用最原始的方式读书、思考、笔记。这种看似笨拙的方法,却让知识真正内化为思维的一部分。
考研终究只是人生长河中的一段插曲。那些为数学公式哭红的眼睛,为英语阅读抓掉的头发,在录取通知书到手的那一刻都变得值得。但更值得珍视的,是这段旅程赋予我们的"学习迁移能力"—如何在压力下保持理性,如何在迷茫时重建秩序,这些素养远比一纸文凭更能照亮未来的道路。
当穿过这片知识的丛林,终会明白:考研不是终点,而是通向学术自觉的起点。那些真正留存下来的,不是分数与排名,而是那个在追寻知识过程中不断蜕变的自己。
辅导员寄语:
考研是一场孤独的跋涉,也是一次成长的蜕变。在这条路上,你经历了迷茫、焦虑,甚至自我怀疑,但请相信,每一个早起的清晨、每一个熬夜的晚上、每一本翻旧的笔记,都在为你的未来铺路。作为辅导员,我见证了太多同学从犹豫到坚定,从焦虑到从容,最终成功“上岸”。他们并非天赋异禀,而是赢在坚持和方法。最后,无论结果如何,这段奋斗的岁月都会成为你们人生中最珍贵的回忆。

终审: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