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因他光,自黯己茫
——2025届测绘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李树发
一、引言
本人报考北京建筑大学摄影测量与遥感应用专业,现已被录取,本文是我2024年4月至12月的考研备考的真实经历,系统总结数学、英语、政治及测绘工程专业课的备考策略。通过张宇高等数学与线性代数课程体系化学习、田静《句句真研》语法专项训练、徐涛政治课程结合肖秀荣习题集的高效复习,以及《测绘学概论》等专业教材的深度钻研,配合多轮真题循环训练,形成一套科学的全科备考方案。旨在为测绘工程及相关专业考研学子提供可操作的备考思路与实践经验,助力提升综合应试能力。

二、考研数学备考经历
(一)张宇课程体系化学习
1.基础夯实阶段(4-6月)
每日投入4小时学习张宇高等数学与线性代数基础课程,结合《张宇基础30讲》完成知识点梳理。针对极限计算、矩阵变换等重难点,通过课程例题与课后习题强化理解,建立基础错题本记录典型错误。
2.强化提升阶段(7-9月)
跟随张宇强化课程深化知识体系,配合《题源探析经典1000题》进行专项训练。重点突破中值定理证明、二次型化简等复杂题型,通过“刷题-复盘-总结”循环提升解题能力。
3.冲刺模拟阶段(10-12月)
以近15年考研数学真题为核心,严格按照考试时间模拟训练。结合《张宇八套卷》《四套卷》适应灵活题型,针对薄弱环节如概率统计中的多维随机变量分布进行查漏补缺。
(二)真题三轮突破法
同原方案(第一轮熟悉题型、第二轮限时模拟、第三轮高频考点攻坚)

三、考研英语备考经历
(一)田静《句句真研》语法精研
1.基础语法筑基(4-5月)
每日1.5小时研读《句句真研》,从简单句到复合句系统学习,通过仿写练习巩固语法规则。
2.长难句专项突破(6-8月)
选取考研真题长难句进行“结构拆分-翻译-对照修正”训练,结合田静阅读方法论提升文本分析能力。
(二)真题模块化训练
同原方案(阅读理解专项、完型/翻译/写作分阶段突破)

四、考研政治备考实践与策略
(一)徐涛课程与肖秀荣习题协同学习
1.知识框架构建(7-9月)
跟随徐涛强化班课程,搭配《精讲精练》梳理政治理论体系,同步完成肖秀荣《1000题》基础练习,标注马原哲学原理、毛中特政策方针等核心考点。
2.选择题攻坚(10-11月)
二刷《1000题》,结合腿姐《冲刺背诵手册》强化记忆,通过徐涛《优题库》、肖八模拟题总结干扰项设置规律。
3.主观题冲刺(12月)
以肖四分析题为核心,结合徐涛时政热点课程整理答题模板,通过模拟考试训练审题速度与卷面排版。
五、测绘工程专业课备考实践与策略
(一)核心教材深度研读(4-6月)
以《测绘学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为基础,制定章节学习计划。每日3小时精读教材,绘制专业知识思维导图,标注大地测量学基础、摄影测量原理等重点章节。
(二)真题导向型复习(7-9月)
收集目标院校近2年专业课真题,针对高频考点如GPS定位原理、摄影测量原理,进行专题强化训练,整理答题规范与术语表达。
(三)综合模拟与前沿拓展(10-12月)
每周进行1次全真模拟考试,严格控制答题时间。关注《测绘学报》等核心期刊近年研究成果,将无人机测绘、北斗导航技术等行业热点融入答题案例。考前重点背诵专业名词解释与公式推导,确保基础题不失分。
七、总结
考研成功依赖科学规划与持续执行。本研究通过数学的“课程+真题”双轮驱动、英语的“语法+阅读”协同提升、政治的“听课+刷题”高效结合,以及测绘专业课的“教材精读+真题导向”复习模式,形成四维一体的备考体系。实践表明,精准把握学科特点、合理分配时间资源、注重真题深度利用是提升备考效率的关键。后续考生可在此基础上结合个人情况优化策略,实现考研目标。
辅导员寄语:
愿你是航船,在知识的海洋中乘风破浪;愿你是水晶,永远保持一颗纯洁美丽的心。
终审:党委宣传部